首页
校院概况
教学培训
科研咨政
精准扶贫 讲述一组照片背后的温暖故事
来源: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作者:董丽华
时间:2017-09-01
01
2017-09
11:45

 

  或许你很难想像,这是曾经有人居住的房子。

  (董显明家)

  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或因病致贫

  或因残致贫

  或因无力改变现状而无法摆脱贫困的枷锁……

  或许他们不敢相信,他们会免费住进这样的新房,

  郭桂芝现在的新家,60米使用面积。

  董显明现在的新家,室内有漂亮的装修。

  (郭桂芝家) 庭院有整洁的步道铺装……

 

  (董显明家)

  “这辈子做梦都想到我们老两口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你们是恩人!是我们的福星……”在阴暗潮湿的地窨子里居住了30年的董显明,拉着哈尔滨市委党校扶贫工作队工作人员的手,一声连一声地道谢,感激的泪水恣意流淌……同一天,像董显明一样从地窨子中搬进新房的还有老伴双目失明的村民郭桂芝等十六户人家。

  “精准扶贫”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据驻村第一书记张志增介绍说,郭桂枝和董显明是延寿县延寿镇洪福村的两个深度贫困户。郭桂芝大娘的老伴是盲人,郭大娘本人也是年老体弱,眼望有限的耕地也是常常种不起,是因残致贫的典型。董显明的老伴儿,则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他守着疯癫多年的老伴,居住在濒临倒塌的地窨子里,连温饱都难保,改变居住环境对他们来说简直连想都不敢想的。村民说,他们的命运是哈尔滨市委党校帮助转变的,而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孙永文说,他们命运的转机来自党的扶贫政策。

  

 


  2015年11月1日哈尔滨市委党校对接延寿县延寿镇洪福村(4个自然屯)进行精准帮扶,现任对外培训交流处的负责人张志增派到洪福村但任驻村第一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村派人要精准”,驻村第一书记,既是中央政策的落点,也是精准扶贫的支点,成为精准扶贫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我们的张志增不负重托,扎实驻守在贫困村扶贫22个月。无法洗澡,忍下,腰疼上室外芧厕起不来,就拴一根绳拽着往起起。工作上,更是被县里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按照市委对农村泥草(危)房改造工作要求,结合哈尔滨市农村泥草(危)房改造工作实际,他深入到农户家中,逐户了解住房情况,经过梳理,把郭桂芝、董显明两户最困难泥草(危)房作为改造对象,并与校委商量对他们进行了全额补助,合计补贴金额4万余元。同时,借助国家扶贫资金,最终为居住房屋最危险、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十六个农户解决了最基本住房。2016年4月10日,“爱心救助站”正式成立,市委党校动员全校教职工和社会力量,捐赠家庭闲置物品,包括家电、家具、衣物、书籍、厨房用具和日用品等,现以向救助站运送物品6000余件。市委党校还帮扶着三户人家的8个孩子(5个留守儿童)的学习及生活用品,为他们建立基金账户,像家长一样为他们有计划地购买生活用品,而且一一做好记录。经过积极协调,有两名适龄留守儿童,获得了吃、住、学费用全免的助学成果。

  扶贫工作队助推脱贫速度

  为了落实省、市加强扶贫工作要求,2017年6月1日哈尔滨市委党校再派王珉和姬昆加入了洪福村的扶贫队伍,成立哈尔滨市委党校扶贫工作队。

  经过驻村入户、深入调研,准确分析了制约洪福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对洪福村4个自然屯364户村民逐一进行调查摸底,掌握了真实情况,经过筛查和精准识别,洪福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157口人,其中,现有贫困户9户、17口人,已摘帽退出仍享受扶贫优惠政策的贫困户有66户、140口人。按照洪福村脱贫工作规划,这9户17口人,计划在2018年底全部摘掉贫困帽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市委党校每年的处长任职班,都会到帮扶村做扶贫和捐助,同时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从政策、资源、信息、智力上进行帮扶,为农村供给侧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两年多来,通过各种渠道,聘请省市农科院和农委专家赴帮扶村开展涉农专题讲座,共举办《解读中央1号文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知识讲座》等培训班8期,培训1000余人次。积极筹划产业发展项目,建立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平台,为贫困户销售玉米1000余吨,增加收入20余万元。

  今年市委党校暑假第一天,常务副校长孙永文、副校长赵德纯带领办公室、机关党委等相关部门人员,深入延寿县洪福村进行调研时,走访慰问了村里的困难党员和低保家庭。走访中,孙永文逐一详细询问了困难党员和低保家庭经济状况和致贫原因,要求驻村工作队全力配合村两委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树立问题导向,坚持实事求是,努力把脱贫攻坚工作切实抓好、抓到位,坚决实现中央提出的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

  2016年 8月2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却创造了洪福村的一个记录——首届洪福村农民运动会在村头大广场热闹进行,100多名农民运动员奔跑在6000平方米的“赛场”上,比赛活跃了村里的人文氛围,更拉近了村民之间的感情。在赛场边为村民运动员鼓劲加油的扶贫工作队队员们,看着他们那股齐心合和的劲头,对带领他们加速脱贫更加充满了信心!

编辑: 卢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