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院概况
教学培训
科研咨政
应对矛盾新变化 全市当有新作为
来源: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作者:
时间:2017-11-13
13
2017-11
15: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以来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作出的最新判断。从矛盾天平的两端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源于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的条件下,社会结构的复杂多元以及人民群众需求愈发丰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则突出表现在区域、领域、群体间的巨大差距,城市与乡村之间、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包括东北等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一二三产业之间、“GDP创收项目”与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资金力量投入差距,高收入群体与中低收入群体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等等。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边疆省会城市,矛盾同样存在,而且有些方面更加突出。从需求角度讲,一方面,随着我市发展,区域吸引力不断增强,人口流动加快,社会结构更加复杂,群众现实需求越发多样;另一方面,我市作为省会城市,又有着“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等曾经的辉煌,使得广大市民群众对我市有着比较高的定位和期待。从发展角度讲,虽然近几年我市与自己相比有一定发展,但是横向对比发展身位仍然落后,财政收入、人均收入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接近末位,总体实力偏弱,化解社会矛盾力量不足。同时,我市农村比重大,县域经济弱,城乡收入差距明显,还存在“治污”“治霾”“治堵”、创优发展环境等诸多亟需解决的发展问题。两方面对比可以看出,我市既面临着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越发强烈的追求,又面临着发展严重不充分、不均衡的困境,这一主要矛盾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我市群众生活的满足感、舒适感、幸福感。

  应对社会矛盾新变化,关键在于抓好发展。我们必须要认清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的本质特征,牢牢抓住矛盾,强化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满足我市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迫切需要,加快推动哈尔滨全面振兴发展。对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重点发力。

  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从我市当前发展阶段看,想要全面、快速发展,就是要突出自身特点,找准发展定位,利用比较优势,实现弯道超车。一是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东北亚地理中心区位特点,借助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枢纽便利,加强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经贸交流和产业合作。二是发挥产业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深化推进“三大体系”建设,发挥现代农业建设带头作用,持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三是发挥科技优势。整合域内51所高等院校、511家科研机构力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丰富就地生产项目渠道,搭建、引入投融资平台,促进科技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四要发挥文化优势。抓住我市多元文化交融显著特征,积极挖掘开发我市东北民俗、红色革命、欧陆风情等文化资源,扩大“音乐之城”“冰城夏都”等城市品牌影响力,带动文化、旅游、商贸等产业经济全面发展。

  二、切实补齐发展短板

  要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就必须从补短板入手,破除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障碍,优先改善群众反映强烈的“最差项”。一是补齐规划建设短板。健全城市规划体系,扎实推进“多规合一”工作,编制完善交通、供热、土地等专项规划,从源头破解城市建设发展难题。二是补齐环境治理短板。加速推进雾霾治理、污水防治、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将内燃煤小锅炉淘汰、污水达标排放等环保要求严格落实到位。三是补齐法治建设短板。以推进法治建设作为改善发展环境的治本之策,强化法律权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四是补齐行政服务短板。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重要领域和重要环节改革创新,努力寻找流程再造“最优解”。

  三、全面调动干事热情

  创事业、谋发展核心在干,关键在人。必须要有好的作风,要有好的精气神。在这一点上,整顿干部作风,调动群众积极性,提振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非常重要。对于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树立勤于学习、严谨细致、勤勉高效、务实担当、严格自律“五个好作风”,积极向廖俊波、焦裕禄等优秀共产党员学习,从领导干部做起,从市直机关抓起,推动全市形成奋发图强、干事创业的新风正气。要以党章党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我省重要讲话为镜,以“三个坏把式”反面画像为镜,下大气力解决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问题,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扎实、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对于广大群众,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作为城市活力和生命力的重要保证。要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先进城市创建活动,以及学校、社区、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引导,广泛宣扬城市与群众俱荣俱损关系,增强群众存在感。要加强人文关怀,持续抓好社会民生事业建设,注重解决群众利益关系密切、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帮助城市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在民生细节上用心用力,强化群众对城市的认同。要给予群众希望,在经济收入、城市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实惠,帮助群众增强信心,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

  执笔人: 王胜君 市委办公厅综合三处处长

  2017年10月19日

编辑: 卢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