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院概况
教学培训
科研咨政
【关注】初心家书|吃了毛泽东的一顿饭,他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来源:学习小组
作者:
时间:2019-09-02
02
2019-09
14:03

  

  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习近平

  今天的“初心家书”,阅读的是陈嘉庚的募捐信,朗读者是来自北京的组员博尔琛。

  

  抗日战争爆发,陈嘉庚作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带头捐款捐物购买公债,侨界积极响应,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便筹得约合4亿余元国币,极大地支持和鼓舞了国内抗日力量。

  抗战的生命线滇缅公路建成后,司机和修理工奇缺。陈嘉庚登高一呼,3000多名华侨青年挥别亲人,冒着炮火,日夜不停地抢运军需物资累计452000吨,1000余人献出了生命。

  3000多名华侨青年运输物资

  抗战情况紧急时,汪精卫公然发表对日“和平谈话”,虽与汪精卫是挚友,但陈嘉庚立即提出:“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在陈嘉庚提案的斥责下,汪精卫狼狈地叛逃到越南。

  今天的家书是1937年11月,陈嘉庚从新加坡写给厦门集美学校校董陈村牧的,表现了他拳拳的赤子之情。 陈嘉庚的募捐信

  村牧先生大鉴: 前寄来大函列第九号,已收到矣。金门失陷,厦集已成为最前线,此后厦大集美两校,将损失至如何程度,殊难逆料。然欲求最后之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唯有全国人民抱定牺牲到底之决心以赴之,现在全面抗战业已展开,国人牺牲生命财产于敌人炸弹炮火之下者,已不知凡几,集厦二校纵惨遭损失,余亦不遑计及矣。 自抗战开始以来,余因受侨胞之推举,及居留政府之指定,不得不稍尽国民之天职,出而主持劝募救国捐,然若仅空口劝募,自不捐输,虽人能我谅,我亦有愧于心,故先自长期认捐,每月二千元,以为侨胞倡,并为鼓励侨胞起见,先交一年计二万四千元。兹又开始劝募救国公债,我政府甚望侨胞能踊跃认购,余又不得不同样有相当之表示,以为倡率,故亦认购十万元。即此区区之款,尚须告贷半数,始能足额。值兹国族生命,已届最后关头,余惟恨现无百万资产,否则亦必以全数购买救国公债,绝不犹豫也。 国难日亟,希激励员生,抱定牺牲苦干之精神,努力抗敌救国之工作,是所至望。

陈嘉庚

 11月1日

  1940年春,陈嘉庚率团回到祖国慰问抗日军民,第一站是重庆。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做好接待工作,在财政极其拮据的情况下,列支宴请费用就达8万元——当时这笔钱能买800头牛!

  陈嘉庚在重庆的60多天里,每天被迫在各种宴会中疲于奔命。无奈之下,陈嘉庚连续三天在国民党《中央日报》刊登罢宴声明:“在此抗战中艰难困苦时期,望政府及民众实践节约,切勿消耗物力!”

  陈嘉庚抵达延安

  正当此时,毛泽东盛情邀请陈嘉庚访问延安。1940年6月1日晚,毛泽东设宴款待陈嘉庚。宴会是露天的,就设在毛泽东窑洞外。桌面坑坑洼洼,铺了几张旧报纸。吃的是大白菜、豆角,最讲究的是每人一碗鸡汤。 毛泽东说,实在拿不出什么好东西。这鸡汤是邻居大娘家唯一的一只鸡,正下着蛋呢,她听说我贵客临门,悄悄宰了送来的。 陈嘉庚一听,差点落泪。这个山沟里的党,跟重庆的腐朽堕落截然不同。一回到重庆,陈嘉庚马上召开记者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全国人民:延安让我“如拨云雾见青天”,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为我大中华民族庆幸!从此与国民党分道扬镳。后来,南洋华侨的捐献源源不绝地流向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

  陈嘉庚不是最富有的华侨,却是为抗战捐款最多的华侨,更将所有财产拿出来办学。毛泽东赞他是“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曾长期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对陈嘉庚为祖国作出的贡献更是有切身的感受,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

  1961年,陈嘉庚逝世,他最后的遗言是“台湾必须回归中国”,他相信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一定要实现。

编辑: 卢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