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院概况
教学培训
科研咨政
党校人讲党课 | 为实现校 (院)“四个建成”目标提供高品质服务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作者:
时间:2020-10-27
27
2020-10
14:02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作为校(院)教研体系的重要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领悟中央精神,强化政治机关政治学校意识,落实党校姓党原则,做好校(院)教学的“大后方”、科研的“大本营”、智库建设的“大参谋”、主业主课的“奠基石”,为实现“四个建成”目标盘活图书和文化资源、提供优质服务。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努力提供优质服务

  强化政治机关、政治学校意识的关键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维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和领导力。具体到图书和文化馆,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科学技术新趋势,把握国家“两新一重”发展战略的重要契机,建设成为校(院)的精神家园、知识殿堂、历史宝库、文化高地,为实现校(院)“四个建成”奋斗目标服务,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与传播服务。

  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讲政治,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认真学习、研究、阐释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这一伟大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牢牢把握校(院)的政治属性,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搞好两个建设。在图书和文化馆事业和图书和文化馆队伍的建设上,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党校人姓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一方面,打造联结人与人、人与图书、人与知识、人与信息的数字学习空间,建设“马”字号“党”字号资源完备、智库建设保障有力、文化交流成效卓著的图书和文化馆,为全体教职工和学员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把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成长尤其是青年人的学习成长作为图书和文化馆工作的关键支撑,对青年馆员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业务培训,在培养上下功夫、在使用上求突破、在管理上强措施,积极为优秀青年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当好理论学习“第一名”,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真理力量、道义力量、人格力量、创新力量,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讲好理论实践“第一课”,始终树牢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服务主业主课。抓好贯彻落实“第一棒”,紧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校(院)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实,把“一打纲领”变成落到图书和文化馆服务管理、业务实践、馆员队伍建设中的“一步行动”。

  切实增强政治机关政治学校意识

  校(院)的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做好校(院)工作的第一要求是讲政治。强化政治引领,就是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图书和文化馆党的建设全过程。

  筑牢“用学术讲政治”智慧平台。“用学术讲政治”需要丰厚的营养田,也需要强大的能量场。要系统地搜集和整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文献资料,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瞭望塔”“藏书阁”和“研究室”作用。要建设彰显“马”字号“党”字号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源体系,以数字化、特色化为导向加强资源建设,加强馆藏文献开发与整理,不断夯实资源保障能力。要紧密围绕教学、科研、智库建设,将信息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升到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层面,与校(院)发展协调推进。要充分发挥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优势,整合资源,以用促建、边建边享,形成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平台。

  建好“党性教育”第二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党性教育是校(院)文化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图书和文化馆文化展演活动永恒的生命线。要助力校(院)文化建设,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具有党校(行政学院)特色、突出党性教育主题的文化活动,用文化滋养党性,以博采众长的艺术形式开展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尽职尽责干工作的教育、道德情操的教育、拒腐防变的教育。同时,还要打造阅读推广品牌,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引导崇学尚读,让反映政治机关、政治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资源活起来、传出去、亮出彩。

  在服务“四个建成”目标上布局谋篇

  切实结合图书和文化馆职责定位,遵循干部成长规律与党校教育规律,顺应新形势、新任务与新需求,着眼于更好地提供系统、权威、高效、便捷的信息资源与数据服务,以“凝聚资源优势、善用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手段、加强协作共享”为工作重点,建立适应读者研究习惯与阅读需求的服务体系,更好服务于党校教学、科研与智库建设。

  加强基础保障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以云建设为基础,打造智能支撑平台,建设智慧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提升资源建设能力和平台保障能力,将数字图书馆建成知名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与传播基地、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传播信息资源高地、国内领先的新型高端智库研究信息情报中心、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文化交流共享平台。同时,我们积极适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实需要,通过智能标签管理系统、智能盘点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借阅终端等,实现用户自助服务,提升业务自动化水平。持续推动空间改造升级,创设舒适空间,改善阅读环境,明确功能分区,建成集阅读、学习、研讨、体验、互动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场所。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馆长 于军】

编辑: 杜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