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院概况
教学培训
科研咨政
汲取传统文化智慧 提升主题教育实效
来源:《哈尔滨日报》理论专刊
作者:科研处
时间:2023-07-05
05
2023-07
09:36

汲取传统文化智慧 提升主题教育实效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图书和文化馆副教授

周秀芹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图书和文化馆副研究馆员

林雅琳

  党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意见》,就抓好主题教育作出安排,提出明确要求。为提高主题教育的有效性,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创造性转化非常有必要。2023年6月1日、2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据主题教育要求,作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创造性转化是提高主题教育有效性的基石和“内功”。

  古训“任人唯贤”是当今治国理政的根本要求

  “任人唯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吏治的精髓和智慧。在现代汉语中,“贤能”一词通常连用。有德谓之贤,有技谓之能。《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庸》中说:“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中国历来重视贤能理政,积累了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诸如干部选拔、任用、考核、晋升等都吸取了古人的理政经验和智慧。借古鉴今,吸取精华,是国家兴盛的明智之举。

  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文明遥相呼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思想来源,与中国式现代化文明一脉相承。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的都是人与天地万物相互联系,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等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都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呼应。

  践行宗旨以“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文化根基

  第一,“天下为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天下为公”原句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其中的“公心”体现了对待任何事物都像对待自己一样的同理心和宽广的胸怀。如此表述流行于上古三皇、中古夏商周三代圣贤治国理政的时代。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曾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第二,“民为邦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最早见于《尚书·五子之歌》有云:“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夏朝开国帝王大禹对后世子孙的教诲。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构成国家的要素,没有人民就没有国家,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够安宁。这一思想为中国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汉初贾谊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南宋大儒朱熹有曰:“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荀子》一书中有形象的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载舟覆舟”形象揭示了古代治国理政的道理,实为“民为邦本”之意,都强调了人民在国运昌明中的重要性。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说:“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百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承担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的生产,国家就无法积累财富,财政就无法保证。百姓还是社会工程的建造者,经济发展的助推者,社会正常秩序的践行者,文明延续的承载者,国家得以存在的最基本元素。没有人民,国家犹如无根之树,无源之水,不能久存。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强调,“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都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人民是实现国家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根本出发点。

  古语云“厚德载物”是“为政以德”廉洁奉公的标尺

  第一,“厚德载物”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让万物各遂其生,也指天地相合、阴阳相生,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出自《周易·坤卦·大象传》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通常的解释是:“坤卦象征着大地。意思是广大无垠的大地包含着安静柔顺的美德,君子从中能够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要向大地生育、包容和承载万物的美德学习,从而修养自己的道德。”“海纳百川,和而不同”,是对厚德载物的生动诠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也是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实践。

  第二,“为政以德”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和哲学智慧,是中国政治传统中的核心,它蕴含了崇尚道德的伦理规范、以德化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传统八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缔造着今天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伦理。《管子》一书中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指礼、义、廉、耻。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五常之说”。“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宋朝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被放到了一起,形成“八德”,自此,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被流传下来,其中独有的厚重精神和魅力人格逐渐渗透到国家治理、制度建设、社会风尚方面,其中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等形成了今日的中国作风。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是“革故鼎新”内涵的时代践行

  “革故鼎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指除旧布新、荡涤瑕秽,出自《周易》的《革卦》与《鼎卦》,后世将其合二为一作为成语,表达除旧用新之意,通俗讲就是改变或者去除秽渍和不合时宜、不好的事物和因素,用进步的、合乎时宜的、科学的思维和实践开拓出新的局面。不故步自封,也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勇于进取,把创新精神融入中国的改革实践,开辟新时代、迎来新征程。纵观当今世界,改革创新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进改革和创新之路。

  增强“自强不息”文化基因,克服“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之弊

  “自强不息”是中国人民拼搏奋斗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支柱,出自《周易·乾卦·大象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寓意为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贤,提倡自强不息,从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中国要实现全面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强不息精神尤为重要。梁启超解释说:“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

  “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体现大国情怀,是立国之基、强国之方略

  第一,“讲信修睦”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圭臬,也是为人之本、处世之方、立国之基,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寓指讲究信用,睦邻修好。古人认为,“信”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德行和安身立命之本。孔子还将“信”同“恭”“宽”“敏”“惠”并列为“五德”。中国愿同世界各国讲信修睦,美美与共,向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稳步前行。

  第二,“亲仁善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指以仁爱友善的原则与邻里、邻国良性相待、和谐相处,出自《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亲仁善邻”一般的含义是仁义而与邻邦亲近友好。“睦乃四邻”“富以其邻”“以邻为伴”“聘交邻好”。每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都不同,出现问题和纷争是正常的,但和平与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秉持彼此尊重,和而不同,团结互助,胸怀天下的理念,“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将以现代文明建设和自强厚德的精神带动其他各国、各民族发展,共同开创世界美好未来。

编辑: 杜艳敏